金礞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拍老四公里最后一个春节,残存的烟火气 [复制链接]

1#

大年三十这天,我没闲着。

我来到了南岸区四公里。

四公里拆迁,在年前已经启动。

老的四公里,即将消失。

年的春节,或将是老四公里的最后一瞥。

吃过年午饭,我背着相机,来到了四公里。

上现场图片之前,还是简要回顾一下四公里的拆迁。

年8月13日,南岸区正式公布了四公里拆迁的补偿方案。住宅最高补偿元/㎡,非住宅最高补偿元/㎡。

上面就是纳入此次拆迁的房屋范围,其拆迁力度,还是蛮大的。

年8月20日,四公里拆迁,正式启动了为期两个多月的签约。进入到签约期,也就意味着拆迁范围内的居民将告别老房子,开启新生活。

年1月31日,农历大年三十。我吃过年午饭,来到南岸区四公里。四公里老公交车站背后的老房子,楼内的居民已经搬空。不久的将来,这栋老房子将消失。

这应该是一个拆迁户的厨房。门窗、原本安装在窗外的热水器都已经被拆了。室内的厨柜里,还有几个碗碟,室外还残留着被剪断的管线。上一个春节的大年三十,这个厨房里,应该热气腾腾,年饭飘香。如今,它的主人,已经在新的家里过新年了。

一把铁锁,一道铁门,彻底结束了四公里市场的历史使命。往昔繁华热闹、人声鼎沸的农贸市场,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每当有行人路过,总免不了要打望一眼已经关门停业的四公里市场。菜市场,或许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四公里市场,陪伴周边的市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秋。

商户已全部撤场的公四里市场,一片狼藉。最右边那个门市,以前是卖鱼的。最左边那个门市,以前是烧猪蹄的。顺着这里往里走,便是水产区,然后就是蔬菜区。昔日的这里,有小贩的吆喝,有讨价还价,有小商小贩的农们阵,还有他们忙里偷闲的麻将声。

市场外面一条巷道,仅剩一家香蜡纸烛门市还在营业。过年这几天,生意还不错。因为这条巷子的外面是广黔路。顺着广黔路,可以去到江南殡仪馆。

一个老的四公里,或许终将消失。但是,禁止烧纸钱的标语,或将长期挂下去。因为,四公里变与不变,江南殡仪馆,都在那里,都是四公里的邻居。每年的清明节和春节,禁燃、禁烧、禁放的标语,都会有用武之地。

一名市民,在市场外面仅剩的一个摊上选购商品。过年用的对联,是这个摊位最醒目的最应景的商品。财、福、贵、春,市井百姓的美好愿望。

在以前,四公里市场这条巷道,应该是接踵摩肩的。现如今,仅有一个市民穿行其间。她应该是顺着这条深邃的巷道,去往学府大道。

一列由南坪开往巴南方向的3号线列车,正好从即将消失的老楼身边驶过。

广黔路13号的老楼,已经被挂上了征收区域的标识牌。我钻进楼里,却碰到了楼里的住户正好下楼。她告诉我,还有几户没有搬迁,今年的春节,仍然在老楼里过的。或许,这将是他们在这栋老楼里的最后一个春节。

广黔路18号附1号的一排门面,有理发店,有诊所,推拿按摩,有麻将馆,还有演出团。在以往的春节,想必这里热闹非凡。

现在的这里,绝大多数住房和商户,都已搬走了,院子里显得很冷清。一名背着背包的婆婆,坐在院子里休息。

一只黑白相间的猫,蹲在广黔路18号旁边的一个石台阶上,警觉地看着社区里出现的陌生人。

这个棚棚里面,是一家麻将馆,馆主是一名大姐。她告诉我,她家有一套房子,纳入了四公里拆迁范围。面积大约52平米,各种补偿及奖励一共算下来,能拿90万多点。她在去年8月份就签约了,但现在还没有拿到正式的协议,也还没有拿到补偿款。她和娃儿,借钱在二塘买了新房子,还等着补偿款缴月供和装修呢。

至于她开麻将的房子,是租来的。左邻右舍都搬走了,麻将馆也就冷清了。大年三十这天中午,她煎了香喷喷的带鱼,还准备了时令蔬菜。她说,过年这天,就简简单单吃一下,初二再和娃儿们团聚。

长橡厂的一栋灰砖老房子里,仍有一户人家还未搬迁。一名老人在房前闲坐之后,提着凳子回屋。

春节期间,四公里著名的网红火锅店,已经暂停营业。别看这是一个路边的棚棚,毫不起眼,生意却相当火爆。

这栋灰砖砌筑的二层房子,老是老了点,但是,好歹也带一个偌大的院子。院子里还开垦出了菜地,种着时令蔬菜。有天有地,有院有馆,这处老房子的配置,都快比得上独栋别野了。

长橡厂老家属区,尽管大多数人已搬迁,但是,一间路边麻将馆里,居然还是凑起了两三桌四方会谈。麻将声声,声声入耳,激战正酣。也许,过了这个春节,以前那些熟识的街坊邻居们,要聚在一起打个麻将,就不容易啦!过年过节的,这次就打个痛快吧。

长橡厂老家属区一间已经关门的商店门口,几名街坊邻居围坐在一起,一边烤着火,一边打着牌。是在斗地主,打双扣,还是跑得快?

围观人群中,有一名戴着帽子、穿着毛领冬衣、拄着拐杖、气度不凡的老大爷。老人很热情,也很健谈。我在拍老房子照片时,他主动走过来,给我介绍长橡厂的流金岁月。

这次四公里的拆迁,包括了长橡厂的许多老房子。长橡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一个效益不错、人人羡慕的单位。每年要创造利税万到万元。那时的长橡厂,是和长江电工厂并驾齐驱,南岸区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眼前的这位老人为何对长橡厂的故事如数家珍,原来,他是长橡厂上世纪80年代的厂领导。

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长橡厂逐渐衰落了。后来,一部分厂区地盘卖给了工商大学扩建校园,长橡厂搬到了茶园。再后来,停产了。如今,长橡厂四公里老厂区,也迎来了拆迁。辉煌一时的长橡厂,渐行渐远,逐渐由传奇变成了传说。

据热情大爷介绍,上面这两栋青砖房子,是长橡厂最老的职工宿舍,大约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不过,很不走运的是,这两栋老房子,却在这次四公里拆范围的红线之外。

这两栋老房子,难道要成为老四公里活着的历史吗?老楼里的住户,还要在这里过多少过春节呢?

(重庆买房交流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