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礞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忆先师京军公孔夫子旧书网 [复制链接]

1#

作者

书友密州文瀚

来源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年10月15日,恩师京军公以疾故,得年四十有九。怀思既往,在我们那一批同学中,我受到先生的教益最深,得到先生的关爱最多,同时对先生的家世、生平也了解得多一些,所以有责任、有义务写一些关于先生的纪念文字。先生执教垂三十年,文章德业,声誉名播闾里,绛帐春风,桃李遍及天下。堪堪之间,三年的时光弹指而逝,先生墓门迢递,小子学业荒疏。因为这个缘故,我的这篇拙文无论如何也不能叙述得面面俱到,一无所漏。本文中仅就我的所知所见,来叙述我记忆中的先生。粗劣之处,尚祈在天堂之中的先生见谅。同时敬请我的同窗学友予以指教。

先师讳京军,姓王氏,诸城县西南乡下河村人。王氏之先,世居南海。明洪武迁民,始徙诸邑,居常山之阴,淇水之滨。乡谚有云:一溜下河柏(念北音)戈(念古音)庄。其实,下河村只有一个,柏戈庄倒是有一排溜的四五个。先生早年就读于诸城师范,十八岁师范毕业,就任教于诸城市第二中学。以后先后在诸城三中和龙城中学任职,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三十多年的教书生涯里,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普通教师做起,历尽艰辛,终于成为饮誉诸邑的讲坛名师。他担任班主任多年,送过多届毕业生。他是优秀班主任,是师德标兵,是教学能手。他讲过多堂优质课,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许多寒门学子在他的教导下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许多淘气学生在他的指教下成长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他短暂的一生充满着绚丽多彩的光辉,是可钦可敬的一生。

一个初秋时节里,在经历重点高中和重点中专考试落榜之后的我背起行囊来到了庙山之麓的诸城三中,开始了我的三年高中,一年复读的求学生涯。我们这届学生是诸城三中的二十七级高中生,当时一共有四个教学班。高一时我所在的班级是二十七级三班,班主任是城西汉车村的杨树亮老师。京军先生教授高一四个班的历史课,起初教世界近代现代史。后来文理分班,我转到了二十七级四班,先生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

那时候先生刚刚三十有余的年纪。蓄着长长的青年头,墨黑的头发油光可鉴,整个人白白胖胖的,不苟言笑,实有严师之风。他给我们讲资本主义萌芽,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伦帝国,讲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不仅叙述得体,论证周详,还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历史条件和伟人活动等史学理论交融其中,娓娓道来。使我们不仅领略了史学的严谨,而且还感受到了哲学的睿智。他给我们讲五胡乱华,讲隋代大运河,讲唐代的经济,讲明清工商业。怕我们记不住,他给我们编写了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歌谣。例如:隋代大运河四段起止点是“永沁涿,通洛盱,邗山江,江京余。”五胡十六国则是“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前西二凉和北燕,建立民族乃是汉。前赵北凉夏匈立,前秦后梁成汉由氐建。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国间常混战。”还有“苏杭丝,松江棉。景德镇瓷器美名传”“邢白越青瓷,巩义唐三彩”等等。时至今日,这些歌谣和知识点依然存留在我的记忆里,可见先生的教学方法是多么行之有效了。先生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很多问题他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具体的答案,让我们去死记硬背。他往往提出来问题,然后启发我们一起思考。他稍作提示,同学们踊跃发言。他有时也会让某个同学起来逐条分析。我的历史课学得好,这往往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先生逐一提问,我则是侃侃而谈。师生二人一问一答,时徐时疾,或急或缓。现在回想起来,场景仿佛是铁镜公主考问杨四郎那一大段西皮流水,优美而令人感到难以忘怀。先生把我们的讨论结果加以归纳总结,依次板书。这样一来,问题也解决了,我们的记忆力也增强了。先生教学有一种独辟蹊径的开拓精神。他经常告诫我们,历史是一门科学,不是一门画画背背的学问。学历史要不拘泥于死知识,凡事要多思多想。要学会演绎、归纳、类比、对比,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生所言,句句皆是金石良言。我今天从事诸城地方文化的研究和乡邦文献的整理,而先生当年所教授的研究历史的方式方法给我以极大的教益,使我在地方文化研究的领域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诸城三中的许多老师皆擅长书法。蒋世全校长、黄桂林校长、李仁山老师、李祥文老师、臧运坤老师在教学之余,雅好临池,寄兴碑帖,书法翩然可观。京军先生尽管书法不能和以上诸先生相比,但是亦是别具一格,美不胜收。先生的手迹不拘于前贤法度。他在备课本上的教案用规整的楷书写来,形如算子,密密麻麻,似良工细雕。无逸笔,无草笔。他在课堂上板书则是用了一种飘逸撒脱,气度轩昂的行草体。我们班的许多同学,包括笔者都曾经私下里学过先生的笔法。可是以杰之陋质,又曷能及先生之万一。

在课堂上,先生一边板书,一边用他那低沉,略带嘶哑却饱含深情犹如虎啸龙吟一般的嗓音一一道来,缕缕而叙。不时还夹杂着一阵阵痰嗽声,极富磁性,令人难以忘怀,可是如今却再也听不到了,怎么不令人感伤不已呢。先生早年没读过高中却教了高中,他深知自己的学历低,惟恐胜任不了教学任务,误人子弟。他博览群书,不仅对课本和教辅资料熟读深思,他还阅读了大量的史学典籍。郭沫若、范文澜、白寿彝、翦伯赞、陈旭麓、龚书铎、王桧林、谭启骧、张传玺、周一良、吴于廑等前辈史学大家的著作长置他的案头,时时把阅。他的办公桌上各种书籍和学习试卷摆放地满目琳琅,先生坐拥书城,一边学习,充实自己。一边育人,传授知识。为了讲好一个问题,先生往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那时又没有电脑,也没有百度,更没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