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礞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古典艺术之韵一虚实相映的书法与绘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书法与绘画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同源共生,相辅相成。实际上,中国最早的象形汉字,就是用线条画成的画,后来才演变为现在使用的汉字。中国书法,不仅与绘画使用同样的笔、墨、纸张,且横平、竖直、点、撇、捺、磔的书法线条,也是绘画元素。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就曾明确指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秀石疏林图》题诗)另如中国特有的水墨写意画,亦与书法的行草意趣颇为相通。

意态纵横的书法艺术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笔墨为基本表现手段,以线条笔画及整体布局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有“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之美誉。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因素。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如提按、快慢。中锋、侧锋、逆锋、藏锋等,是书法的核心内容。字法也称“结字”,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结构关系。章法指的是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安排。墨法指的是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等。

中国书法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从现有资料看,早在商代的甲骨文及青铜器上出现的古篆中,其线条及字体造型已具有明显的美术化与装饰化的倾向,已经体现出书法美的某些基本追求。战国时代出现的竹木简牍、帛书与石刻等,书法艺术的特征更为明显,大约见之于这一时代,字体介乎古文与秦篆之间的石鼓文(见图5-3),已被视为中国书法史上传世最早的珍品,对后世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有着重大影响。秦汉时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得以正式形成的时期,后世长期并存、活跃至今的篆、隶、行、草、楷等主要字体中,不仅篆、隶已极一时之盛,草、行、楷等字体也已崭露头角。

篆书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通常是指秦代文字统一之前出现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等所有篆体文字,其特征是笔画繁多,形体多变,难于辨识。小篆是由秦代的李斯等人出于“书同文”的目的,改造、规范大篆而成,故又称“秦篆”。与大篆相比,小篆形体固定,用笔圆转,结体端严,古朴高雅,且较大篆易于辨识。现存据传系由李斯所书的《峄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台石刻》《会稽石刻》等,即为秦小篆的范本。自汉代之后,由于篆书逐渐失去实用价值,因此影响其进一步发展,但仍出现了一些以篆书名世的书家,如唐代的李阳冰、宋代的徐铉、明代的李东阳、清代的邓石如等。另如元代的赵孟頫,除楷书与行书尤为精绝之外,篆书造诣也为人称道。

隶书是为书写方便、由篆书简化而成的一种字体,始自秦代,成熟于东汉。隶书与篆书的不同是:笔画更为简约,且有了粗细波磔之分;体式亦由长方变为扁方,由象形变为点线组合。隶书的出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其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此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各种书派奠定了基础。由于汉魏之际在隶书基础上形成的楷书也被称为“隶书”,为示区别,时人据隶书“若八字分散”的特征,又将其称之为“八分书”。

隶书以汉代的成就为最高,现在能够见到的作品主要是碑文与简牍,如《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曹全碑》《乙瑛碑》及《流沙坠简》《居延汉简》等。这些作品,或典雅朴拙,端庄平和;或雄浑刚劲,大气磅礴;或风神飘逸,而又法度谨严。也许是与汉碑、汉简的一度湮没有关,与篆书相类,汉之后的隶书长期未能得到发展,一直到清代,随着汉碑的不断发现,碑学的日渐为人重视,隶书才再度辉煌,曾出现了擅长隶书的著名书家何绍基、伊秉绶等人。

草书起源于汉代,本是汉隶的草写法,故又称“隶草”。发展至成熟之后称之为“章草”。章草之名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因兴起于东汉章帝时代;二是因主要用之于章奏;三是因为西汉史游的《急就章》是现在看到的最早的隶草。章草的特征是:用笔灵活,笔画连属,结体简约,但又保留了隶书结体较扁、字与字之间不相连缀的特点。汉代善章草的书家有杜操、崔瑗等人。草书的体式,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今草与狂草。今草又称“小草”,相传为东汉张芝所创,后经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进一步探索而臻于成熟。其特征是:笔画引带牵连,字字承接呼应,波折环转,体势妍美。狂草又称“大草”“醉草”,与小草相比,大草的结构更为简约,其笔力狂纵,灵动多变,通篇以意贯之,是最富有抒情意味的一种书体。大草是在小草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至唐代达到巅峰,代表其最高成就的书家有“颠张醉素”之称的张旭与怀素。张旭的草书,气势奔放,酣畅淋漓,传世之作有《古诗四帖》《草书心经》《肚痛帖》等;怀素的草书矫健有力,运笔奇异,传世之作有《自叙帖》《大草千字文》《苦笋帖》等。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是在隶书与章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体。与其他书体相比,楷书横平竖直,笔画清楚,形体方正,易于辨识。汉隶中实际已含有楷书萌芽,至三国魏时,经著名书法家钟繇的进一步演练,终于自成一体,并开始了此后以楷代隶的局面。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成就,楷书即是其重要方面。至唐代,由于楷书进一步脱去隶意,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涌现出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风神各异的一流楷书大家。欧阳询劲拔平正的《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遒美凝练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清雅舒展的《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颜真卿浑厚雄健的《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柳公权结体匀整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均为唐代楷书中的典范之作。尤其以颜真卿、柳公权最为出色:颜氏书法筋力丰满,端庄雄伟;柳氏书法则骨力遒健,结构劲紧,所以又有“颜筋柳骨”的称谓。中国楷书发展到唐代可以说达到顶峰阶段。唐代以后,楷书呈衰落之势,但卓有成就者仍不胜枚举。如元代的赵孟頫,即因其突出的楷书成就,被后人与唐代的欧、颜、柳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行书是中国古人为了书写时的快捷简便而创造的一种书体,其特征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字的偏旁及部分笔画简略,结体相对自由,形态多有变化,布局亦潇洒活泼。行书最初兴起于汉代民间,后经文人书家推重,始自成一体。东汉书法家刘德升,即是行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唐代张怀璀曾称其书作“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书断》)。由于行书简便易识,富有实用价值,汉之后得以迅速发展,至晋代已大为精到,出现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等一代名作。此后行书名家名作也不断出现。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亦因其挺拔苍劲,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北宋书坛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成就,也主要在行书方面。另如元代的赵孟頫、清代的赵之谦、吴昌硕等人,亦在行书方面各有创造。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与其他艺术门类相同,在不同时代,中国书法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清代书法家梁峨在《评书帖》中指出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被书界认为基本概括了中国书法史的主流格局。上述不同时代的大致情况是晋人的书法尤为讲究风度韵致,尊崇“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南朝王僧虔《笔意赞》),其作品多见飘逸脱俗、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其代表作即二王书法;唐代书法尊重法度,结构严谨,气魄雄伟,体现了唐帝国稳健向上的时代精神;宋代书法则力倡适意,沉着痛快,不泥古法,如苏轼的《黄州寒食帖》、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米芾的《虹县诗卷》等,均体现出如此特征;元明时期的书法,有尚古尊帖、刻意求工的倾向,注意在字的形态上下功夫。

当然,梁峨的概括也不尽确切,事实上,在明中叶以来的书坛上,也已出现了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铎、傅山等人为代表的反叛传统,表现出狂放不羁的书风。至清代,又因与传统帖学相抗衡的碑学的兴盛,使中国书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书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